那些年的风俗画:过去,我们向往未来;今天,我们却时常回忆以往

时间:2024-04-27 17:42:46来源:天理良心网 作者:百科

那些年的风俗画:过去,我们向往未来;今天,我们却时常回忆以往

在我们小时候的那年课本上,经常有描述未来的俗画时常课文,描绘21世纪美好生活的过去画卷,激发我们奔向2000年。向们那一代少年被即将到来的往未往新生活深深吸引,跟随着文字浮想联翩!今天没有哪一代孩子像我们一样怀揣着相同的回忆梦想,相信未来,那年急于报效,俗画时常盼望实现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过去口号!

我们懂得:未来生活虽好,向们但不努力,往未往不争取,今天是回忆不会白白落到我们头上的,我们是那年实现理想的主力军、接班人。因此,我们不能只靠幻想,要立刻行动起来!

虽然我们天天朗诵着“绝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”,其实,我们对期望里的内容并不完全清楚,因此,我们听老师的话,听集体的号召,努力奋斗!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可以不当“先进”,但绝不能拖集体的后腿。交给我们的任务,有条件要完成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,这是我们的基本行为准则。

未来什么样?我们并说不清楚;为什么要这么做?我们可能也说不清楚。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激情澎湃,前仆后继呢?也许是“我相信”的信念。

“长大做个科学家!”几乎是当时每个孩子的理想,因为科学能改变一切。书上的科学家穿着白大褂,戴着眼镜,手上托着……老师好像说那是运动的原子,还是电子来着?总之,美好的未来如果没有科学家就不能实现。

据说在将来,传说中神仙做的事情,我们也能做!

充满浪漫主义的《气死玉皇》,在当时的人们眼里是一幅轻松有趣的蓝图,而且多数人相信画上画的可以实现——也真的实现了。现在也许会有人认为这种画法很幼稚,而恰恰正是这幅宣传画的高明之处,作者没有用数据、表格,及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,而是采用老百姓能看懂的方式——人们认识这些神仙,不识字也能看得明白。

而我们当时的生活条件又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状况呢?下面这幅画上说“争取小麦大丰收,要把白面变成主粮”。可以想见:广大人民的一日三餐还是粗粮,有些地方连粗粮都不够吃。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,广大人民仍然激情燃烧,开创一个可能一代人根本见不到的未来,这种精神难弄可贵!以当时的情况,有人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《科技新花》这幅画贴出来,远比激昂、优美的文字更直观,让人看了如沐春风,心潮澎湃,过目难忘!

这样的画让人不禁一看再看,使本就对未来充满幻想的人们深陷其中,每一个人在画里都为自己安排了位置,幸福到无以言表!

这幅画的内容并不需要赘述,我相信,在很多人看来,画上的情景即使放在现在又何尝不是理想家园呢!


下面的《林海新貌》描绘了林场繁忙景象。如今各地宁静的林场,很难想象得出当年的繁荣,也许只有经过的人还记得,那时的生活就像这幅画里画的一样。

最近,很多人会听到新疆建设兵团这个名字,她和北大荒一样,是由当年解甲军人和百万青年一锄一镐开垦出来的。老兵留在那里了,少年也留在那里了,是他们把荒无人烟的大地变成了花园,变成了粮仓。

还记得民兵拉练吗?还记得民兵打靶吗?

双枪左右开弓可不是谁都能练成的,你看看农闲时的姑娘怎么样?


这两幅画的构图是一样的,一个在海防,一个在当年打虎的景阳冈;你双枪,我单手步枪。有没有懂枪的?说说难在哪。

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,也幻想着未来,也许因为我们老了,怎么老爱回忆从前。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