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明华作品:祭

时间:2024-04-29 21:31:03来源:天理良心网 作者:综合

张明华作品:祭

原创作者:张明华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祭 奠

——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灵魂干净纯粹的人

那日读书,一群蝌蚪从那微澜的华作书池中游来:一个叫木头,一个叫马尾。品祭老天,张明这不是华作海子的诗句么!我合上书卷,品祭抖落身上的张明下午阳光并把它们踩得稀烂,独自凭栏,华作望着遥远的品祭遥远凝神。

上五十岁的张明人,大多是华作知道海子、顾城、品祭北岛和舒婷的张明。那是华作个朦胧的时代,许多人在混沌的品祭夜里,看不见来时路,也找不到去时途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用它来寻找光明,但目之所及,仍是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,而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。那时,我疯狂地读他们,读懂的和读不懂的,都常常让我泪流满面,现在回首,都懂了,这泪水的源头,就只有一颗字:爱!

海子说过,抒情就是爱,爱就是血。所以,他的抒情诗都是红色的,那种用鲜血浸泡的红,今天重看,仍殷殷暗暗,宛若出土的青铜。海子是爱这个世界的,爱得是那样的深沉,那些诗行,每一个字都是从心尖尖上滴落的鲜血。他把宇宙当作庙堂,把大地当作祭台,把殷红的文字当作颂歌,来祭奠天空和大地、祭奠神灵和先祖、祭奠家国和苍生、祭奠友情和爱情。是的,海子的爱还有爱情。那些抒情诗,很多是写给她的,甚至,他一天可以给她写上两万字的情书。海子去看望她,她却也是别人的新娘,在那沸腾的南方城市里,她的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。两天后,海子在山海关死了。那一天,是星期日。

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,多么美好的一个春日呀。北方的春天虽然迟了点,但至少应有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吧,柳树或已爆芽,荒野正在返绿,山的背阴处,虽还有一点残雪,但桃呀李啊,正铆足劲等待绽放,曲折蜿蜒的路上,行路的人星星点点。阴历十九的夜晚,他坐在黑暗里,等待那轮残月的升起。临走前,他写了许多片段般的遗书,最后的结语是:我叫查海生,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还深爱着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人。

我一直坚信并始终坚信,那个夜晚是晴朗的,月的清辉扯天扯地,只有最亮的星星在眨着眼。一个诗人的离去,很具有画面感,很具有诗意,让后来者在仰望星空后泪雨磅礴乃至嚎啕大哭。海子是有备而去的,他的行囊里有四本书,其中一本是《圣经》,另一本是《瓦尔登湖》,这是有隐喻的,他希望这个世界时时有福音,他希望这个世界处处都安宁。因此,他是带着他的爱,走向那夜的深蓝,走向了那静谧的远方的。选择铁轨,就是选择快速轮回,在那遥远的远处和更高的高处,他微笑着,青春的脸绽放如花。



今天上午,我要回到我的村子里去。车过张匹马桥,桥如刀,我如锋利的刀刃,把上游的紫霞湖生生劈成两半。其实,这是紫霞湖中的一个坝中坝,一泓碧水,一年四季恒定着,靠岸的水深绿,中央的水深蓝。我驻车,站在一株羸弱的紫薇树下。寡瘦的枝条在头顶横斜,一丛花,在我的眼前摇曳。花的颜色一点也不鲜艳,如同一位偷懒的画匠用秃笔裹着陈旧颜料的勉强涂抹。花枝和花丛,原本是清晰的,渐渐地,宛若长焦镜头的推拉,它们在虚化,在模糊,焦点集中在满是水草的湖岸,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人,怀抱着石头,正朝湖心走去。

哦,屈子,那是衣袂飘飘浪漫忧伤的屈子!

屈原是国史上记载的第一位有名有姓的诗人,他的《楚辞》与《诗经》并列,独领风骚中的“骚”,就是他的代表作《离骚》,把诗人称为骚人,也来源于此。诗人似乎都浪漫,而他是极其浪漫。他在《离骚》中为自己画像,“高余冠之岌岌兮,长余佩之陆离……佩缤纷其繁饰兮,芳菲菲其弥章,民生各有所乐兮,余独好修以为常。”高高正正的帽子、五彩缤纷的服装、芬芳四溢的香囊、随风飘逸的佩带、修长锋利的宝剑,对讲究服饰的偏爱,一生都未改变。

除爱打扮之外,他还爱美食,《招魂》里有炖牛腩、烧甲鱼、烤羊羔、焖野鸡、煎肥雁,《大招》里有酱猪肉、狗肉干、蒸野鸡、烤乌鸦。

他爱花草,尤喜兰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。在他的庄园里,春兰一大片,秋兰也是一大片,浮动的香气,似乎钻进了头发根里。周围还有芍药,还有扶桑,稍远处,还有修长婆娑的辛夷。可惜,那时的茶饮,尚还粗糙,如若在这园圃的浓阴里,置一几案,那几案是红黑相间的楚国颜色,上面浮着闪耀着蓝白光芒的青花茶具,这是怎样的一个标致人儿、怎样的一种标致日子啊。

他还爱美人。即使是他所描绘的众多女神中地位最低的山鬼,也是“被薜荔兮带女萝,既含睇兮又宜笑,子慕予兮善窈窕”,美得让人心房乱颤。他爱行吟。留存下来的25篇诗歌,每一颗字,都是一滴春雨、一缕夏风、一朵鲜花、一株香草,放在今日,不知要气死多少诗人,也不知要迷死多少女人。锦衣玉食、美人在侧,过着神仙日子的他,还浪漫地爱着楚国,即使他的流放岁月有24年。他天真地期盼着楚王任用,期盼着能实现他“美政”的理想,期盼着走下坡路的楚国能在战乱纷扰中自立自强,期盼着他的人民能丰衣足食幸福安康。美丽的总是忧伤的,浪漫标致的他,与浓稠的悲悯情怀同在,当国都被大秦所破,他就怀揣石头,以身饲鱼。

那是阴历的五月,江南的梅雨,迷迷蒙蒙。汨罗江岸的柳条,在斜风中荡着,柳絮早已飘尽,柳树下的杜鹃,如一抹血痕,倒影在江水的碧蓝里,柳梢头,有杜鹃鸟在啼,一声高过一声。这是话剧里的布景,很凄美。我们的屈子出场,高冠、美服,衣袂飘飘,道具中,少了那把佩剑,多了一块石头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,但漫漫求索路,却隐没在蓝调的江水中。他所有的爱,美服、美食、美人、江山、社稷、大众,都凝聚在那石头上,咕嘟咕嘟冒出的气泡,一个接着一个地爆裂,尚有余温的气息,充盈天地。一个诗人,以自己的方式,完成了对爱的祭奠。此时,草长莺飞,春风正绿江南岸。

祭奠,此时的我在屏幕上敲出这两个字时,苍凉悲壮扑面而来。这词仪式感很强,烈烈旌旗,宽厚高大的几案,青铜的鼎,名贵的香料,缭绕的烟雾,很真切地在眼前浮现。祭奠需要贡品,爱之愈深,贡品的等级越高。

屈子、海子,一古一今,他们爱土地、爱家国、爱爱人,这种爱,是他们对土地、家国、爱人的紧紧拥抱,是骨髓之爱,即使把天地万物都罗列几案也是粗陋,唯有他们的肉身和灵魂,才足以面对天神。祭奠需要虔诚。在他们的心之殿堂里,有光、有雨。光暖暖地明亮着,即或在漆黑的夜里,他们在光的引导下也不会迷途。雨沥沥地倾注着,这圣洁之水,荡涤尘埃污垢,即或身陷浊世,那灵魂也干净纯粹。诗云: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;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这是爱的誓言,但岂止是儿女情长,放大到土地、家国,同样地信誓旦旦火光四溅。因为爱,他们曾经痛彻心扉,因为爱,他们甘愿殉身不恤。自古,英勇牺牲易,从容就义难,不是爱得绝望,哪来死的决绝。

屈子投江前,作了《怀沙》,四百字,字字滴血,句句如泣,真真是失望绝望至极忧愤哀伤至极。海子的妈妈回忆说,海子每次回家,离别时总要在路口回头,向妈妈挥手告别,但那年的春节,海子从屋里出来,一直走,一直走,直到他的背影在妈妈的视野中消失也未回头。妈妈说,那时的他,就已决意离开,永远不回来。海子在离世前一周,写下了《春天,十个海子》:

在春天,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   

就剩这一个,最后一个    

这是黑夜的儿子,沉浸于冬天,倾心死亡......

海子与屈子,这两位相隔两千多年的诗人在神殿相会。海子朝屈子走去,吟唱着他的《亚洲铜》:

看见了吗

那两只白鸽子

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

让我们——我们和河流一起

穿上它吧

九月,

海子的诗,

丝丝缕缕,

响彻苍穹。

好啦

本期的话题就此打住

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故事

以及这样的叙述

让我们一起

在远方和诗之间

尽情徜徉

(全文完)

声明: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,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,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尊重原创,重在分享,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、如需联系我们或转载原创授权文章,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,谢谢。

邮箱地址:fmxx0743@foxmail.com

编辑/李艾家 周登友 黄沙沙

审核/尚欣 王向远

更多资讯

持续关注!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