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“六大关系”——关于新学期的点滴思考

时间:2024-04-29 00:08:40来源:天理良心网 作者:知识

论“六大关系”——关于新学期的点滴思考

因为学校工作需要,六大关系本学期我的论关分工调整了,面对新的于新工作岗位,多少有些不太适应。学期

仔细想来,点滴思整整一周,六大关系我的论关状态只能用“鸡飞狗跳”四个字来形容。

不过想来也属正常,于新当年我刚入职的学期时候,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点滴思状态,我现在的六大关系状态,不过是论关多年前的重复而已。

所谓人生,于新本就是学期不断循环的过程,不同的点滴思是,有人是螺旋式上升,有人一直在原地打转,仅此而已。

很多时候,兜兜转转一大圈,我们就会发现,我们依旧在起点上。

我想,对我而言,在这个新的学期,最重要的事情,应该是处理好“六大关系”——

(图转网,如侵删)

“松”与“紧”

在大多数情况下,秋季学期都是四个半月,第二年的一月十几号才会放假,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教学时间需要。

本以为今年也是这样,可是那天无聊翻手机才发现,今年的12月31日就已经是农历腊月初九了。

虽然校历上安排的是二十周,但是减去腊月初九后面的两个周,再减去开学准备和国庆放假的两个周,本学期的有效教学时间,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六个周。

如果再遇上一些意外情况,能不能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都在未知之数,更别说组织复习了。

由此看来,面对新的学期,我首先该思考的,就是“松”与“紧”的问题——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,就必须“先紧后松”,毕竟,前两个月少有恶劣天气,是学习的最好时机。到了本学期的后两个月,教学效果就要差得多。

无论教学还是其他工作,我都必须拟定好计划,然后按照计划实施,才不会搞得自己手忙脚乱。

当然,我的计划还必须留有机动时间,只有这样,就算遇到了紧急情况,我也能灵活处理。

(图转网,如侵删)

“减”与“增”

这两年,教育上最热门的话题就是“双减”。

坦言之,刚实施“双减”的时候,我是有些抵触情绪的,虽然我很支持减轻家长的课外辅导负担,但是对于减轻作业负担这件事,我并不太支持。

虽然一直以来,我都反对重复无效甚至负效的作业,但是我不得不承认,这些年我的教学成绩勉强还能看,刷题绝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现在实施“双减”了,我以前的那一套肯定没办法再用了,后续的路该往哪里走,我曾一度陷入了迷茫。

后来我渐渐明白,“双减”并不只是做减法,在“减”的同时,我们还要“增”——

课堂教学中,我们需要增加思维容量;作业布置上,我们需要增加多样形式;备课过程中,我们深入学情调研;课后辅导里,我们需要提高针对性……

只有切实做好了这样的“增”,才能切切实实地“减”。

所谓“浓缩的就是精华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,但是如何去浓缩,就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。

(图转网,如侵删)

“长”与“短”

跟部分老师不同,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读书是需要天分的,

有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很聪明,但是在上学这件事上,他们的确不怎么适合。

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,虽然学生成绩不是衡量一个老师的唯一标准,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,如果学生成绩不好,别人也不会认可我们的努力的。

所以,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“抓尖子,带中间,甩尾巴”,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好的孩子,我们只要求他们乖乖听话就好。

这样的做法,看似没有问题,但是仔细想来,却是最大的问题——

不必说这样的做法,会对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;也不必说失去存在感之后,他们又会搞出怎样的事情;单单从学习成绩上来说,一个班里只要出现了一个个位数,就会把班级均分拉低好多。

毕竟,决定水桶装多少水的,永远都是最短的那块木板。

只有每个学生都有了进步,班级的成绩才会真正提高。

只是,这样一来,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,就会更多一些。

(图转网,如侵删)

“教”与“学”

前些年,我思考更多的,是我该怎么教。

为了“教得更好”,我买了很多的资料,读了很多的教学案例,尽量让自己把课讲得更精彩一些。

有些时候,为了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,我还找别的老师要了很多课,正课讲,自习讲,就连本该留给学生背课文的早读,都让我拿来上课了。
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无论我的课讲得多精彩,学生的成绩始终都在原地踏步,甚至还出现了下滑的倾向。

现在想起来,那些年我实在是太“聪明”了一些,一个劲地想着自己怎么教,却忘了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,如果学生学不会,我的“教”就是一个零。

简而言之,“教”只是手段,“学”才是目的。

以后的教学中,我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“学”上。

上课前,我要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,找准最好的教学起点;上课时,我要关注学生“学”的状态,及时调整我的教学策略;新课结束后,我需要得到及时反馈,为下一节的教学铺路……

(图转网,如侵删)

“备”与“授”

多年前,在一位前辈的影响下,曾经关注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。

只是很可惜,还没等我把相关理论学明白,我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的毛病又犯了,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地方,对于这个重要问题,也就缺少了真正的思考。

虽然,每次议课的时候,我都能围绕着什么预设呀,什么生成呀,喋喋不休,但是对于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最佳契合点,我依旧是一知半解,不甚了了。

这一点,集中表现在我的备课与授课上。

坦言之,因为个人能力不足的原因,我没办法像别人那样浏览一遍教材就能走进课堂,我每节课的备课时间,都在三个小时以上。

可是,很遗憾,虽然我在备课上花了大量精力,但是实际教学效果,却始终不尽人意。

诚然,作为老教师,我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,让学生始终跟着我的思维走,但是最近我却发现,因为我干预太多,学生反倒缺少了自己的思考。

之所以会这样,是因为每次学生迸发思维火花时,都被我给活生生掐灭了。

忽然觉得,我应该在自己的预设中,增加一点留白,也许就能看见更美的风景。

(图转网,如侵删)

“行”与“思”

上周,X姐的一条朋友圈深深触动了我——“年年爬起来教语文,年年不知道怎么教语文。”之所以产生了共鸣,因为这也是我的困惑。

每学期开学的时候,面对熟悉的课文,我们却总是迷惘,不知道从哪里入手。

究其根源,是因为我们在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,虽然有过备课时的思索,却没有教学之后的思考,所以,文章讲完了也就放下了。

在这一点上,我还不如我的学生,学生至少还能学习两个生字新词,但是我,却什么都没留下。

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圣人曾经这样讲过。

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,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”。叶澜教授的这句话,更是被无数人当成了座右铭。

也许,我们曾经写过“教学反思”,只是这所谓的反思,要么是为了完成任务,要么是一时兴起,缺少了实践验证的反思,永远只是纸面上空洞的文字,不会转换为我们的教学行为,更没办法植入我们的理念。

所以,面对熟悉的老课文,我们依旧无法下爪,原因就在于此。

我想,不只是我,大部分人在教学过程中,都要认真思考“行”与“思”的关系。

(图转网,如侵删)

才疏学浅,词不达意。

我深知,我的这些思考,别说跟大咖相比,就连身边的同事看来,也是不起眼的小事。

但是对我这个愚钝的人而言,却是顶顶重要的事情。

对我来说,能够处理好这“六大关系”,就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,至少能让我距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一些。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